2022年,我国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稳步发展,市场自律管理持续加强,运行机制逐步优化,市场服务效率和水平不断提升。CRMW创设范围进一步拓展,参照债券首次拓展至熊猫债,参考实体地域持续扩大,行业扩展至房地产业,有效发挥了为民营房企融资纾困的示范效应;CRMA规模大幅增长,名义本金占比由2021年的9%提高至40%,参考债务类型更趋丰富;CLN实现场景创新,支持中资机构境外发债并帮助投资者间接投资标的债券;上交所和深交所创新推出CDX合约业务,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一篮子债券参考实体提供信用保护,与单一参考实体的信用保护合约互相补充,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、增强信用保护工具效能。展望2023年,随着信用衍生工具将继续向弱资质主体渗透,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、区县级城投企业、房地产企业发债融资;我国信用衍生品指数产品将更加丰富,指数产品交易将更趋活跃;保险机构参与信用衍生品市场的积极性有望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