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报
已参与 95 人
2022年我国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研究报告
已结束
需审核
陈诣辉 | 王自迪 | 陈玉洁
2023年03月30日(星期四)14:00
进入会议
嘉宾/机构介绍
陈诣辉
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
研究中心 资深分析师
陈诣辉,联合资信研究中心资深分析师、博士后工作站管理办公室主任,管理学博士,从事资产证券化产品、信用衍生品等新产品的研发与评级,在《金融研究》《中国金融》《中国证券》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,参编《PPP与资产证券化》《中国REITs操作手册》等多部专著,并参与了数十单资产支持证券、企业债、可转债评级项目。
王自迪
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
研究中心 高级分析师
王自迪,联合资信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,中国人民大学硕士,研究领域包括债券违约分析、违约率研究、评级质量研究、衍生品研究、信用债利差分析等。
陈玉洁
联合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
研究中心 博士后研究员
陈玉洁,联合资信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员,金融学博士,主要从事城投债信用风险、评级质量、信用衍生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。
课程导语
2022年,我国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稳步发展,市场自律管理持续加强,运行机制逐步优化,市场服务效率和水平不断提升。CRMW创设范围进一步拓展,参照债券首次拓展至熊猫债,参考实体地域持续扩大,行业扩展至房地产业,有效发挥了为民营房企融资纾困的示范效应;CRMA规模大幅增长,名义本金占比由2021年的9%提高至40%,参考债务类型更趋丰富;CLN实现场景创新,支持中资机构境外发债并帮助投资者间接投资标的债券;上交所和深交所创新推出CDX合约业务,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一篮子债券参考实体提供信用保护,与单一参考实体的信用保护合约互相补充,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市场活力、增强信用保护工具效能。展望2023年,随着信用衍生工具将继续向弱资质主体渗透,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、区县级城投企业、房地产企业发债融资;我国信用衍生品指数产品将更加丰富,指数产品交易将更趋活跃;保险机构参与信用衍生品市场的积极性有望提高。
会议议程
一、 我国信用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环境
二、 我国信用衍生工具的创设情况
三、 2022年我国信用衍生工具的交易情况
四、 信用衍生工具市场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展望